科雷嘉更吸引人的是更加个性化的设计和更加注重驾驶的乐趣。
时隔几个月,车云菌又见到了这熟悉的细长型丹凤眼。虽然大街上已经可以时不时地看到她的身影袅袅飘过,但不可否认的是,开着她在大街上,仍然像她的代言人一样,拥有很高的回头率。但是这次车云菌跟她有了更深的交流,来弥补上次的意犹未尽。
不仅仅是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更高的腰线、更倾斜的A柱、更流线型的车窗形状,有一种流动性的动感,让人印象深刻。另外,突出的轮拱和发动机盖以及18寸的花瓣式轮毂,使整辆车给人感觉下盘非常扎实,沉稳而又灵动。所以从她的模样上,就让你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其实说老实话,上次的体验车云菌对她的动力系统并不是特别满意,也可能是因为在山路上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次车云菌更加详细地体会了一下科雷嘉的动力。
总的来说应该属于那种典型的上限不高但反应迅速的类型。这台CVT变速箱在急加速时的逻辑更倾向于在保持发动机转速提升的同时锁止传动比,虽然可能仍然没有AT降档动力来得那么猛,但可以在反应更加迅速的同时,避免了CVT传动比升高而带来的中段加速差的缺点,而且也没有AT变速箱降档带来的冲击感。这就好像在CVT扭矩承受力小、和AT换档响应慢不平顺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即使是在高速上,变线超车的反应也足够快,伴随着3000rpm以上传进车内些许的引擎轰鸣,在时速120km以内足够做到游刃有余。这也让车云菌之前有些质疑其所谓“赛车基因”的看法有了些许改观。
运动化的平底方向盘尺寸较小,3点9点位置厚实的握感很不错,电子助力转向也非常轻盈,指向性在这个级别里算是精准。另外一点,相比像坐船一样忽忽悠悠的感觉,科雷嘉并没有一味的追求舒适性。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挂行程并不长,而且更加有弹性,并提供了更多的侧向支撑力,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减震器的调教更硬一点。以日常驾驶的速度,普通路面的颠簸均可以统统化解,对于二次跳动的抑制做得也不错,底盘的整体功力给人感觉还是比较扎实的。
另外,在车云菌试驾的顶配车型上还会配备四驱系统,其他两驱版本上有雷诺的Extended Grip多路况适应系统。四驱共有三种模式,分别为2WD前驱、AUTO自动模式、LOCK锁定模式。与绝大多数城市SUV相同,科雷嘉的这套四驱系统采用了电控式的多片离合器结构,在AUTO模式下可以自动提供前后轴50:50的动力分配。而在LOCK模式下,可以在时速40km以下将动力分配锁定在前后各50%,类似低速四驱的感觉。虽然车云菌并没有把她开到非铺装路面上来个什么深度越野,但在一些爬坡以及上坡路段,还是能从屏幕看见四驱系统介入调整前后动力的分配。
虽然法国车有些奇特的人机工程设计经常把人搞得莫名其妙,但作为雷诺国产后的第一台车,科雷嘉这次大体上还是老实地回归了比较正常的布局,但仍然保留了细节来表示一下性格。虽然车云菌个人比较喜欢一些不走寻常路的新奇设计,不过还是符合大家使用习惯的设计才能让大家都来掏腰包。
内饰的整体风格中规中矩,采用了正副驾非对称的样式,中控7英寸显示屏的左边有自动泊车、车道偏离辅助和主菜单的快捷按键,下方是横条型的空调控制区域。仪表盘中央是一块TFT液晶显示屏,可以根据需要更换4种显示模式,每种模式还另外配有5种颜色。多功能方向盘上按键面积较大,阻尼也合适。主要的功能都比较主流化,日常用起来也都比较容易上手,像空气质量检测和空调的离子空气净化、自动泊车、车载互联这些功能也都算全面。
需要多说一点的一个是,这套R Link 2.0系统提供的功能并不算多,不过导航用起来还算顺手。除了触控灵敏、反应快之外,相比大多数导航一上来就让你输入目的地名称或者街道,这套导航上会更多地引导你使用地图选点的方式对目的地进行定位。这在你只知道大体位置区域而并没有一个具体目的地,或者目的地位置不明显需要靠附近地点标注的时候就显得更加实用,而且对于要去两条道路交叉口的位置也会有更加直观的视觉引导。
在空间上,科雷嘉与逍客差不多,两车的轴距也几乎相同。不过科雷嘉座椅的柔软度和包裹性都更好,长时间坐着也不会特别累,而且顶配的驾驶座配备了电动6向调节座椅加手动腰部支撑,对于驾驶员更加友好。但比较追求设计的流线型,使得A柱倾斜角度较大,也就让前排的头部空间相应会比较紧凑,最好将座椅调低一些。当然也正是因为更低的坐姿,再加上车身的重心本身就比较低以及仅有0.33的风阻系数,也让日常驾驶起来更有轿车的操控感。
上面基本上都挺好用的,但是之前说到了,车上仍保留了一些有性格的细节。比如说,定速巡航和最高限速的两个按钮被并排放在了手刹的后方。虽说离档杆非常近,可以更快地进行操作,可关键是并排排列的方式并不能直观地让我们记住定速巡航和最高限速两个按钮的位置。所以一旦忘了哪个是哪个,结果要么是随便按下一个,然后从屏幕上看看哪个功能被激活了,要不是想要的那个功能,就按另外一个按钮。要么就是先快速地低头看一眼,然后再操作,当然这就有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这种方法光靠瞄是瞄不到的,要完全低下头来才能看见藏在后面的两颗小巧的按钮。哦,还有座椅加热的按钮,嵌在扶手箱的前面,这个就低头都看不大见了,而且前面的水杯架放上水瓶之后,摸也摸不着。当然,能有座椅加热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
另外,集成了操作娱乐及蓝牙电话的档杆被藏在了方向盘后面的右侧,大概在雨刷档杆的下方靠前一些。这个位置就尴尬了,如果你打方向的时候没注意的话,在方向盘摆正的时候,你坐在驾驶座是压根看不到它的,因为它正好被方向盘挡住,车云菌甚至还以为多功能方向盘竟然没法控制娱乐功能。不过当你用熟了之后,操作也还比较方便的。往回拨控制音量、划转轮选择顺序,与雪佛兰科帕奇有点类似,也可以比较顺畅地盲操作,当然你想看也看不着。这几个细节还是需要你和她多熟悉之后,才能摸清楚她的特点。
说到科雷嘉就不能不提逍客,后者也可以说是科雷嘉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两款车基本上就是孪生兄弟,同属CMF平台下诞生,从动力总成到底盘结构都基本相同,差别只是在设计和款式上的不同。那有什么理由不买逍客,而要多花一两万去买一个差不多的车型呢?
从定位上来说,科雷嘉本身就比逍客更高,这一点从做工用料以及细节的设计可以有所体现,当然在价格上,科雷嘉的16.38-21.98万也要比逍客的13.98-18.98万要高出不少。同时,在设计上也更加个性化,并且从一些细节以及配置上可以看出更加注重驾驶感受,而没有像逍客那样将重点都放在了乘坐的舒适性。所以,科雷嘉更吸引人的是更加个性化的设计和更加注重驾驶的乐趣,并不仅仅是所谓“换壳逍客”而已。
科雷嘉在欧洲的月销量已经在下半年开始超过了途观,紧追万年第一的逍客。不过,科雷嘉国产3月上市以来,前几个月的销量都没超过2000台,直到9月才刚刚突破3000台,最新公布的10月销量则达到了4006台,累计销量1.85万。从数字上看是蒸蒸日上,而且不过在国内相比月均过万的逍客来说还是有不少的上升空间。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价格,作为后来新晋的车型,显然消费者对定价并不满意,这两个月销量的上升也是因为在终端经销商,已经逐渐有了两万甚至三万的优惠。
另外,从经销商网络来看,只有100多家的数量(据说年底会增加到150家左右)也是不算多,而包括逍客在内,以及奇骏、新途胜、翼虎、CR-V、途观等一众对手都已经是紧凑级SUV市场老面孔了,品牌力也都比雷诺硬气。所以说科雷嘉面临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让更多的消费者为她的与众不同买单还需要一些时间。
总的来说,科雷嘉在整个可以在满足家用的同时,满足一些个性化和驾驶乐趣上的需求,在生活中为你添加一些小情趣。而面对市场,上市不到一年的科雷嘉还需要用更实惠的价格来打动消费者,我们也可以看到有更多的人开始接受她。另外,相信日后搭载了1.2T之后,竞争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加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