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祺GS7在北美车展上进行了“全球首发”,既然传祺已有GS8,为何还要整个GS7?
传祺GS7在北美车展上进行了“全球首发”。如果你认为传祺将藉此进军北美市场,或者将传祺GS7视为当下大红大紫的GS8之北美版,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毫无悬念,GS7未来的主要市场仍然会在中国。于是问题来了:既然传祺已有GS8,为何还要弄个各方面看起来都一样,只是轴距和车长短了80mm的GS7呢?
传祺GS8是2016年度自主车领域少有的“超级网红”。这既是广汽传祺在产品营销上的一次重大成功,但同时也要归功于GS8确实不错的设计。然而明眼人都清楚,GS8在大红大紫之后,却并不见得能成为类似GS4那样的“爆款”。为什么?
有人说是因为大尺寸SUV本身的受众群不够广。这确实是原因之一。例如合资领域的汉兰达,上市时间不短了,厂商却一直不肯放量,导致目前终端市场依然是“紧俏”而无优惠。是厂商故意饥饿营销吗?是汉兰达的产能真的无法扩大吗?这些因素不能说不存在,但更主要的原因,恐怕在于厂商对细分市场的预判——这类车是很难像紧凑SUV那样动辄数万月销售的。传祺GS8又何尝不是如此?
除了尺寸,还有传祺GS8对于广汽的意义——走量赚钱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传祺品牌,亦或者说为GS这个子品牌赋予更多的溢价。于是我们才会看到GS8在工艺上的那些表现,以及整体上的高级感。这都是需要成本堆积的,而这种堆积之后,对应的就是不可能太低的售价。
不要被传祺GS8霸气的外形唬住,它本质上还是一块横置前驱平台的“大号城市SUV”,它的标准对手不是哈弗H8、H9之流,而是哈弗H7L。按照这个标准看,GS8的售价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诱人”。也就是说,当下这个“新车蜜月期”,基于大家的新鲜感和不足产能,大家可能觉得GS8一车难求,但如果真的把产量放到1万辆/月的时候,它的这个整体售价体系并不见得能够支持。
或许很多人看出车云菌想说什么。没错,在当下的国内市场,一款起价在16万元以上的自主SUV,想往月销一万甚至数万的层面去推,是有相当难度的。而作为广汽传祺来说,如此煞费苦心开发出来的网红,如果不达到这样的销量,显然又是“太亏了”的。怎么办?很简单——将定位下沉即可解决。
定位下沉有两种方式。一种最简单,就是未来将GS8降价,亦或者通过减配、降低工艺水准来实现。另一种,则是推出一个GS8的衍生品。很显然,广汽传祺选择了后者。
从北美车展上展出的GS7我们可以看出,它在开发上与GS8其实是几乎无差异的,相当于同一开发模式下的两个衍生品。如此一来,它的开发成本几乎可以等效为“一款车”。然后由于尺寸和车名的不同,GS7可以理所当然的定位在GS8之下。至于“之下”多少,这完全取决于传祺的定位策略——如果未来还能配备1.5T级别发动机的话,价格在十二三万也并非没有可能。果真如此的话,GS7一方面可以与GS4形成一种产品链的“衔接”,更关键是它完全可以成为月销过万、甚至与GS4媲美的“爆款”。
到这里,似乎还是未能解开文章开头提出的疑惑。例如,为何不采用第一种方式?类似的做法并非没有。昂科威刚开始也是2.0T高价入市并营造了“中级SUV”的称号之后,再推出1.5T版本将定位下沉获得“巨量”的(目前月销已经到3万+的水平)。类似的做法,本田的冠道也有可能会采用。还有,如果觉得GS8大尺寸不适合冲量,那为何不一开始就上GS7?也就是从头到尾都用GS7这一款不行吗?
对于此,车云菌的理解是:这或许可以视为广汽传祺在产品规划营销上的一次创新——通过“先8后7”,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为什么要“先8”,这从逻辑上是可以解释的。一方面,当下的自主SUV厂商都热衷于开发(中大型)这样的产品,广汽传祺在这个产品线上需要这么一款车来“填补”。另一方面,在中国市场的传统认知上,尺寸是衡量一款车“级别”的重要标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传祺一开始就推出GS7这么一款车长在4.7米级别的车,然后定价在16万元以上,还会有当下GS8这样的认同感吗?既如此,传祺想借助GS8来实现品牌拔高的诉求就无法实现。
相反,当先推出GS8,它更长的车长和轴距都有利于营造它这幅霸气的外观,并获得市场足够的认同感。再结合它有所控制的产能形成的“紧俏感”,可以逐步形成“这款车十七万合理”的认知。等这种认知普遍存在以后,再推出看上去各方面都差不多、只是短一点的GS7,然后在价格上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下沉……可以想象,这个效果显然会远超过直接推出GS7。
然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为何不直接将GS8的定位下沉”这个问题也就好理解了——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GS8“高端形象”,这一“下沉”不就毁了吗?从这个角度看,传祺在GS7/8的产品策略上,其实是要高昂科威、冠道一筹的。
类似传祺GS7/8这样的产品格局其实并非传祺首创,例如现代全新胜达和格越,还有哈弗的H7和H7L。然而采取像传祺这样,先着力营销GS8,然后再出乎意料地推出GS7的方式,在此之前确实少见。其实仔细分析这前后的逻辑不难看出,这其实就是传祺一整套的产品规划营销策略。从当下的效果看,确实是相当的不错。下一步,GS7/8完全有可能形成一种预期中的“双车战略”——GS8依然用“好料”满足“高端”人群的需求,而GS7则可以通过“成本优化”来冲击销量榜。
加料 /